• 主页 > 体育问答
  • 篮球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从奈史密斯球到全球热爱的运动

    篮球起源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由詹姆斯·奈史密斯于1891年12月21日发明。

    詹姆斯·奈史密斯

    篮球开始抢球的规则_篮球比赛一开始的抢球_篮球规则抢球

    当时奈史密斯博士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的基督教青年会国际培训学校任教。他从当地儿童将球扔进桃篮的游戏中汲取灵感,创作了这款篮球游戏。篮球最初是为了解决冬天室外寒冷而导致足球和棒球无法正常进行的问题而发明的。起初,人们称这种游戏为“奈史密斯球”或“篮球”。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他和同事们反复讨论,才正式将其命名为“篮球”。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个篮子钉在体育馆看台的栏杆上。篮筐距地面3.04米。他用足球作为比赛工具,向篮筐投掷。将球投进篮筐得1分,根据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篮入篮后,球员必须爬上梯子将球取出,然后重新开始比赛。后来竹篮逐渐改为有活底的铁篮,再到铁箍下挂网。经过发展和演变,直到1893年才形成了近乎现代的篮板球、篮筐和篮网。

    詹姆斯·奈史密斯在篮球运动的发展和规则制定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他当时制定的13条篮球规则中有12条至今仍在使用。

    篮球开始抢球的规则_篮球比赛一开始的抢球_篮球规则抢球

    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于参赛人数、场地面积、比赛时间都没有严格的限制。只需要双方的玩家人数相等即可进行竞争。比赛开始时,双方球员均站在两条端线外。裁判吹响哨子,将球扔到球场中央。双方跑到场上抢球并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持球跑到篮下投篮。第一个达到预定分数的人获胜。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游戏规则。主要规则是不允许带球跑动、不允许粗暴动作、不允许拳击。否则,将判犯规。连续犯规3次扣1分;比赛时间规定 上半场和下半场各15分钟;场地的大小也有规定。场上的球员人数逐渐减少到每队10人、9人、7人。 1893年,每队由5名球员组成。 1908年,美国制定了统一的全国篮球规则,并以多种语言出版并在世界各地发行。

    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举办了第一届篮球表演赛。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统一了世界篮球比赛规则。此后直至1948年的10多年时间里,规则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相关的重要变化是:比分将由中圈随后的跳球改为败队。比赛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进行;进攻方必须在10秒内将球推进到前场;球到达前场后不得返回后场;进攻方不得在“禁区”内停留超过3秒贝尔;当投篮球员被侵犯时,他会罚一球,罚丢两球,以此类推。

    1952年和1956年第15届和第16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身高超过两米的人很多。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两次扩大篮球场“禁区”;它还规定由一支球队控制球。此后,必须在 30 秒内进行拍摄。 20世纪60年代初期,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取消中场线、更换边线终点后,关于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则一度被终止。

    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继续执行。 1977年又增加了规定,每队犯规10次后,防守犯规时需罚两球。如果一支球队在防守射门时犯规两次,则罚失一次罚球并加罚一次。 1981年,10次犯规后的罚球规则减少为8次。

    显然,人员的变化和技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变化,规则的变化又促进了人员、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规则的变化对篮球比赛的攻防速度以及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意志、风格等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运动的快速提高。技术和战术层面。提升。

    篮球开始抢球的规则_篮球规则抢球_篮球比赛一开始的抢球

    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女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936年8月,奈史密斯出席柏林奥运会开幕式,并被授予国际篮球联合会名誉主席。作为篮球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同时,篮球比赛正式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为未来走向世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为了纪念这位篮球先驱,国际篮联在1950年首届世界男篮锦标赛期间决定将世界男篮锦标赛金杯命名为“奈史密斯杯”。

    篮球开始抢球的规则_篮球比赛一开始的抢球_篮球规则抢球

    奈史密斯杯

    篮球运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20世纪30年代以来,这项运动在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等不同国家不断推广并迅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开始,此时更加流行,国际篮联也成立,成员国越来越多。 20世纪70年代以来,篮球运动发展越来越迅速,进入高速发展期。 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项运动可以说达到了新的巅峰,进入了黄金时代。

    如今的篮球不仅仅是体育锻炼,更多的是竞技,并且不断走向商业化、职业化。如今,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已经成为全世界特别流行的一项运动。其未来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tsslxwxx.com/html/tiyuwenda/7243.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