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和第九届省残疾人运动会的主会场。偌大的面积内,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湿地公园、商业中心等建设已竣工,新建的柏油路平坦宽敞。与以往封闭式施工、起重机众多、机械轰鸣的繁忙景象不同,现在偶尔有工作人员穿过湿地公园维护绿植,设备调试和现场维护都在两个展馆内进行。
清远体育中心的两座体育场矗立在绿水青山之中。整体造型犹如一只即将展翅腾飞的凤凰。梁素雅 摄
“清远体育中心将于2019年开工建设,整个主题体现了‘凤舞绿城’的理念,计划于3月底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近日,清远市代建设局副局长、奥体中心建设项目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王志波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
爬上台阶,站在体育场观景台上向里面看去。一排排红色的座位很引人注目,白色的座位则位于较高的位置。 “从下往上看,座椅的视觉效果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场馆运营维护负责人解释道。
进入省运年,逐渐升温的,是山水名城清远的“省运激情”。
预计全市28个省运会场馆建设改造将于3月底完成,4月至6月举行场馆测试比赛;连日来,省运会场馆建设的好消息频传,省运会赛程出炉,清远体校的运动员们正在展示球技汗水、备战。
省运来临,山水之约值得期待。
省运会的总体赛程已逐渐明确。
经省政府批准,第十六届省运会和第九届省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定于11月5日举行,省运会闭幕式将于11月18日举行,持续13天。省第九届残运会闭幕式于11月30日举行。清远市将承办第十六届省运会41个大项25个大项以及群众体育大类全部10个小项;并将举办第九届省残奥会3个特奥比赛项目。共有5个团体项目和15个残奥项目。
据清远市省运会筹备办公室介绍,清远计划派出1300余名运动员参加33个竞技项目和11个群众性项目。本次省残奥会,将派出300余名运动员组成两队参加比赛。
这是刚刚满34岁的清远市首次举办省运会,也是清远市参加规模最大的一次。作为东道主,清远多年来不断积累实力,只是为了更好地展示和证明自己。
事实上,清远曾经有过一个运动员崛起的时代。
20世纪90年代,清远诞生了11届亚运会女足金牌的中国女足运动员赵丽红等著名球员;亚洲击剑锦标赛女子花剑冠军黄敏娜;曾庆丰,世界武术散打锦标赛特等冠军。
目前,清远有信心重拾辉煌,本届省运会就是机遇之一。
早在2017年11月,清远在申办2022年第十六届省运会的汇报会上就提到:“如果申办省运会成功,将有效促进清远体育产业发展,显着提高清远市体育产业发展水平。”清远竞技体育水平。 ”
2018年,第十五届省运会落下帷幕。清远市相关负责人接过省运会会旗。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成功申办2022年第十六届省运会是清远的一大发展。以此为契机,清远将加快发展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建设和完善体育场馆,建设更多群众体育设施,掀起全民体育和城市建设新高潮。
现在清远的目标越来越明确。 2020年清远召开专题会议,在听取省运会筹办工作汇报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时,提出在筹办省运会过程中,改善清远市整体环境是重中之重,“办好“助力省运会、创建文明城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
这位来自清远的羽毛球小将正在积极备战。梁素雅 摄
申办省运会以来,清远全民健身氛围日益浓厚。在江滨公园、中山公园等公共区域,有不少运动爱好者在跑步、打羽毛球、跳健身舞。北江南岸公园的绿道、清远市民体育公园的球场,常年有大批市民前来参观。
清远出台全民健身五年规划,推动社区建立15分钟健身圈。清远体校大力引进高水平教练员,加强人才选拔培养,在去年的省青少年锦标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为今年的省运会奠定了基础。
2016年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4×100米接力金牌获得者马建良近日来到清远体校,带领运动员进行100米、200米、400米的训练。仪表事件。
“短跑项目强调力量、质量和技术。运动员训练非常刻苦,不怕苦,不怕累,精神状态良好。”马建良赞扬了他接触到的运动员,“希望他们都能在省运会上取得好成绩。 ”
这几天,虽然偶有降雨,但这并没有浇灭清远体校运动员的训练热情。
崔耀文和陈光松去年都获得了省青少年锦标赛的金牌。 3月22日,记者探访清远市体校营地时看到,两人互相搭档,互相压腿、辅助做仰卧起坐,多次做动作。跑步训练。
“今年我参加了800米和1500米的比赛,家人每周都会给我打电话,关心我的情况,还给我送一些营养补充品。”崔耀文说,“我对今年的省运会很有信心,希望能取得好成绩。”
今年,17岁的邹宝英将第二次参加省运会女子1500m和800m田径比赛。这次,她从D组转入A组。“今年‘在家’参加省运会我很高兴,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全力以赴!”邹宝英信心十足。
清远体校田径教练崔立夫表示,今年清远体校已有60余人报名参加田径项目,70余人正在备战比赛。按照日程安排,目前的训练量和强度都有所增加,特别是寒暑假期间,还将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竞技体育强调知己知彼。”崔立夫表示,清远省运会教练组将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 “通过合理运用规则,为清远争取更多的金牌,是竞技体育的乐趣之一。”
他介绍,在运动员们积极备战省运会的同时,文化课程仍在正常进行。目前,教练员会叮嘱运动员注意营养,避免吃碳酸饮料、辣条等。在食堂送餐中,更加注重食品安全检测,要求供应商提供质检报告,确保食品安全。食品安全、营养。
记者从清远市省运会筹备办公室获悉,清远已连续三年参加每年一度的省锦标赛,成绩明显提升。省运会筹备工作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
以省锦标赛为例,2019年共派出279名运动员,获得13枚金牌; 2020年派出运动员845人,夺得金牌64枚; 2021年派出运动员1332人,共颁发奖牌167枚。
“作为东道主,清远有压力,但也是动力。自上届省运会以来,清远的体育成绩不断取得突破。”负责举重项目的教练何一成介绍,目前清远体校有50名举重运动员训练。于仁将在省运会期间参加多个级别的比赛,向金牌发起进攻。
近日,清远还召开相关会议,部署省运志愿者招募工作,并宣布“青年汇聚一堂,让清远对省运更具吸引力”。第十六届广东省运动会、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志愿服务形象发布暨志愿者招募启动仪式等
邱伟清是清远体校的校长,从事体育工作数十年。他认为,过去,缺乏设施先进的场馆开展训练、举办高水平赛事,不仅制约了清远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也导致市民无法“在家比赛”。在家门口观看精彩的商业、文体活动和大型体育赛事,可惜了。
现在,这一空白有望得到填补。
3月8日,省运会清远市筹委会总部召开全体会议透露,为筹备省运会,清远市将新建和改造30个场馆。
预计3月底完成28个场馆的建设和改造,连州体育中心体育馆、佛冈县体育中心体育馆预计5月份竣工。场馆测试赛将于4月至6月举行,计划进行12场比赛,期间将对场馆内的设备、照明、后勤保障、疫情防控等工作进行检验。
清远首次举办省运会。省运会年将呈现怎样的精彩?未来还剩下什么?看得见、摸得着的省级体育场馆就是一张直观的答卷。
清远体育中心自开工建设以来,备受关注和期待。
目前,清远体育中心已建有3万座的体育场、9000座的体育馆、2000座的游泳池以及围绕三大场馆建设的奥体公园,可满足举办国家级、地区级、个人赛的要求。国际比赛。
值得一提的是,清远体育中心不仅是“科技场馆”,更是“绿色场馆”。其中,体育场馆配备碲化镉发电玻璃,利用阳光资源提供日常运营所需的电力;除固定座椅外,体育场内场还采用移动式可伸缩折叠座椅;泳池的顶部和侧面均采用广东制造的可伸缩活动屋顶单元,设计先进,也是清远首创的就位可伸缩屋顶技术,几分钟即可在城市和露天泳池之间切换。
场馆周边建设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和雨水收集分流系统。道路雨水可进入地面生态设施、下沉式绿地和湿地,创造美丽景观,有效控制径流。
已有20多年历史的清远市体育馆副馆也焕然一新。
场地原本只有一层,经过重新设计,升至两层。一楼为举重、羽毛球训练场地,二楼为手球、篮球比赛场地。从远处看,外墙颜色整体外观由之前的浅色变为深色,外立面上安装了大量落地玻璃,增加采光和通风。
这座建在清远市民体育公园的场馆,不仅将用于省运会后专业运动员的训练,还将成为全民健身的公共体育服务设施。
各县(市、区)也正在发生着各种变化。再把目光转向清远北部,连南瑶族自治县将承办省运会武术套路、拳击、射箭等比赛,涉及连南民族体育馆、连南体育场。这两个场馆均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这将是一场绿色省赛、一场省科技赛、一场省人文赛。”王志波表示,高质量、高标准办好省运会,除了办好一批布局合理、造型精美、设施先进的比赛项目外,还要建成并投产现代化综合体育设施。场馆功能齐全,一批承载市民情怀的老场馆将全面升级改造,赋予新机遇。
对于邱伟清等体育人来说,省运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实际上,省运会每四年一届。从第十五届省运会开始,我们就一直在为今年的运动会做准备,现在我们正在为下一届运动会储备和训练运动员。”邱伟清说。
在他看来,清远建市以来首次举办省运会,是一次难得的“主场”赛事。 “因此,我很期待未来无论是一批先进场馆设施的落成,还是清远体育发展的进一步完善,希望清远能够抓住这个腾飞的新机遇。”
2012年3月,清远市党政代表团访问珠三角六市。第一站是广州。双方签署《广州清远城市合作框架协议》,首次提出“广州清明一体化”。转眼十年过去,广州与青海一体化进入深度融合新阶段,交通、产业、营商环境“三融合”取得新突破。
清远体校田径运动员正在进行热身训练。梁素雅 摄
如今,省运会将成为清远推动广州、清远一体化、推动融入祝融湾的新动力。
3月21日,广东省发改委公布《广东省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其中广州体育学院清远新校区项目,总建筑面积34.4万平方米,教学楼和综合体育训练馆建设。 、行政办公楼、系教研楼、学生宿舍、食堂等。
继广东财经学院清远校区之后,清远将迎来第二所本科院校。
这所保障了六运会、九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大型综合体育赛事的大学,也正在筹划积极融入清远省运会。
3月9日,广州体育学院党委书记米印军在与清远市政府主要领导座谈时,提出加强校地合作的相关思路。广州体育学院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比赛保障、场馆运营、人才培养、市场开发等方面与清远省运会工作进行配合,统筹规划综合利用提前做好省运会场馆资源和赛事培育工作,充分发挥省运会对清远城市发展的长远推动作用。
“借助广州体育学院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教育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的影响力,助力清远打造粤港澳青少年体育交流基地、体育培训基地、体育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服务清远进驻祝融湾战略。”
依托清远新校区建设,学校将以体育为抓手,引进优质体育学科资源和高水平科研平台,促进产教融合、体教融合、体教融合。打造国际体育赛事训练基地和岭南体育休闲基地。和体育健康生态基地,助力清远创建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服务广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助力清远成为容湾崛起的排头兵。
【记者】陈国飞、陈立凯
【通讯员】于萌
【协调员】陈国飞
【作者单位】: 陈国飞;陈立凯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tsslxwxx.com/html/tiyuwenda/7264.html